交通低碳化:
二氧化碳大量来自于汽车尾气
汽车消耗能源是30年前的两倍
车辆排放温室气体超30%
一、汽车
前提:生产力及人民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措施:电力替代石油动力 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动力汽车
1、纯电动汽车
常用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原理:利用肛离子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来实现充电和放电。
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
2、混合动力电动车 同时具有燃油动力和电池动力两种动力的电动车
(1)行驶过程中同时提供动力
(2)不同行驶状态下,选择不同动力源例:
汽车时速低于24km/h时,采用电池动力;
汽车时速高于24km/h时,采用混合动力;
优点:减少低速状态下,频繁加减速导致的尾气大量排放
高速状态下,辅助设施电力由电池提供;
减速时,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优势:具有过渡作用。
弥补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导致的电池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寿命过短的问题;解决在过渡阶段的研发制造成本过高所导致电池价格偏高、市场购买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燃料电池汽车
电能来源:1充电(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2注入电池燃料(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优势:燃料补充速度快(液态氢)
原理:氢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中完成放电。
劣势:加氢站不好大面积建立,氢气不好储存
二、轨道交通
(1)动车
(2)地铁:接触网供电,第三轨道供电,直流电
(3)磁悬浮列车
缺点:电力成本过高
解决:技术创新、规模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