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公需科目(绿色低碳及知识产权)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181评价)
价格: 60.00元

服务低碳化、消费低碳化

特点:覆盖范围广

涉及人群众多

服务低碳化

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第二产业:加工、制造

第三产业:服务员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展开全文]
· 2022-07-13 · 0

工业低碳化

工业

概念: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采集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核心:加工和制造

轻工业:生活消费品、以及一些小的手工工具的制作和加工          衣物、餐巾纸、锅碗........

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能源开采

原材料加工:金属冶炼、水泥制造......

低碳工业

实质: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核心: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

[展开全文]
· 2022-07-13 · 0

低碳化

建筑低碳化

现状: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世界30%--40%

1、建设过程中

例如: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现场浇筑--预制完成后,运至现场吊装

减少现场废水废渣的产生

2、使用过程中(建筑节能)

农业低碳化

1、植树造林----光合作用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

工业低碳化

交通低碳化

服务低碳化

建筑低碳化

消费低碳化

农业低碳化

低碳化七个主要方面----交通低碳化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二、可再生能源

1、太阳能 

指直接将太阳光照的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形式

光电转换

指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基本原理: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途径1:使用以硅我主要材料的固体装置

途径2:使用光敏燃料分子来捕获光子的能量。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能源低碳化

一、清洁能源

特点:高效、无污染

1、核电

(1)核聚变(研发阶段)  类似太阳燃烧

研发及应用难点:持续性高温、高压维持困难

太阳(可控核聚变)   持续燃烧提高高温    巨大引力提高高压        氢弹(不可控核聚变)

利用原子弹爆炸的瞬时高温 

 能量未采用高压束缚

2、天然气

会产生尔雅冰滑梯但无其它任何杂质

二、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发.......

可再生能源:

那些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仍然能够偶在一定周期内重复形成的、且具有自我更新的、自我复原的特性并且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或非自然资源

优势:真正意义上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低碳化七个主要方面----能源低碳化

现状: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含碳能源的使用在所难免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第二讲   产权的概念和分类

如何转化

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产权的分类

私有产权、政府产权、法人产权。

私有产权      受个人支配。

法人产权

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企业或组织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低碳的含义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四次科技革命

低碳的含义以及发展低碳的意义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创新积极性需要受到保护

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国际对外贸易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dfcvbnbbvcwerdfdfczwerfgd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推动低碳产业发展

主要原因: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决能源供给问题

石油的争夺,本质上是对能源的 争夺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温室气体控制

二氧化碳的产生

推动低碳产业发展

主要原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决绝能源供给问题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一、低碳的含义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空气

1、氮气,化学性质未定,无毒无害

2、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多数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4、二氧化碳,占比:占空气总体积0.03%-0.04%

化学性质稳定,无法燃烧或助燃。属于典型的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第三次工业革命

标志: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课人造卫星

一、空间技术开发和利用

主要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8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9年,苏联月球2号卫星把物体送上月球

1961年,苏联载人卫星发射成功。

1969年,美国人成功的登月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二、原子能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主要成就:

1945年,美国成功试制第一枚原子弹

苏联、英国、法国相继成功研发出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核能燃烧装备以及小型核武器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

起源于战争需求-----计算武器弹道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发明时间:1946年2月14日

用途:弹道计算

基本情况:使用管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大30吨,好点功率大概是150千瓦,期运算速度是每秒可以运算5000次

主要成果:

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技术

结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学基础理论以及能源利用的延伸。

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概念

工业1.0----蒸汽机时代

工业2.0----电气化时代

工业3.0----信息化时代

工业4.0----智能化时代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

  动力源----煤炭燃烧所产生的蒸汽

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环境问题萌芽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陡增

当时更注重生产力,而非环保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力技术问世  点灯、电话、发动机等

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动力源相对单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源复杂多样

结论:能源开发利用向着多元化发展,为产业结构转型创造了条件。

 

 

 

[展开全文]
· 2022-07-12 · 0

低碳工业

三、人们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问题所在。

 

[展开全文]
· 2022-07-11 · 0

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

[展开全文]
· 2022-07-11 · 0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展开全文]
· 2022-07-1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