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2、时事新闻
3、规划背景
4、规划总体要求
5、22项指标
6、82项重大工程
7、四类村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2、时事新闻
3、规划背景
4、规划总体要求
5、22项指标
6、82项重大工程
7、四类村庄
1、农民问题
2、农民增收问题
3、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
乡村振兴的内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乡村文明,物质文明。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供给、队伍建设,增加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七讲
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
构建绿色高端环境
夯实农业综合生产力。
强化科技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促进作用。强化现化农业设施设备,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农商文化节旅体融合
农民
农业问题:
1、农业政策问题
2、粮食问题
一、乡镇振兴战略的突出
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
三农问题也是农业文明想工业文明过渡的产物
在我国的特征:1、农民数量多
2、农村土地问题
3、
讲的好
三
1、农业政策问题
2、粮食问题
总产量、人均产量
重视粮食问题
1、三农
2、三农问题
3、农村问题
1、农业的地位---最基本的保障
2、第一次工业革命
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讲得好
总体要求
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大力支持实施乡村建设项目行动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指导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
1、农业现供化
2、农村现代化
一个全面加强
总体要求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工农互促 城乡互补、全面融合 、共同繁荣
农村人中大规模迁移,土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下降,粮食危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总体要求,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以科技创新支撑城乡创新。
因地制宜,秩序渐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82项重大工程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类村庄
集聚提升类村望升类村庄、城乡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
建设法治乡村
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
“两个决不能”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
“一个全面加强”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
农村问题:①农村土地问题,土地承包问题。
农民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
1、更新致富观念
拓宽思路,增加劳动节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多渠道增加收入
坚持底线思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理念创新,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
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