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增长极:一定规模的城市,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重要标志)
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增长极:一定规模的城市,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重要标志)
区块链是什么?技术发展需要政策的引领。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现状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六大公园场景营造
一、建设绿意央然的山水生态公园场景
载体:山地、峡谷、森林、雪地、溪流
建设模式:生态保护区+特色镇+服务节点
旅游服务、休憩娱乐、文化展示
二、建设贯联成网的天府绿道公园场景
作用:串联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小型公园及绿地等各类场景
1、区域级绿道:依托市域生态资源和山水格局,连接城乡,串联市域内各城市组团。与机动车分离
2、城区级绿道:在城市内个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相衔接,与城市的慢行系统紧密结合的,并且与城市道路硬质隔离,体现了绿满蓉城的宜居品质。连接城区内不同区域
3、社区级绿道: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连接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支线绿道,设置共享设施。与公交、地铁连接。
三、建设美丽休闲的乡村田园公园场景
以特色镇为中心,以林盘聚落为节点,并将这些节点以社区级绿道进行串联形成。实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四、建设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
按照公园+的布局模式
五、建设特色鲜明的天府人文公园场景
结合公共开敞空间和“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三城: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
三都:国际美食之都、国际会展之都、国际音乐之都
六、建设创新引领的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产城人----人城产
公园城市规划
一、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1、时代背景:习近平: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2、现实意义:“一尊重五统筹”,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
二、理论内涵
1、基本概念:一公三生,即公共底板上的生态、生活和生产
2、基本特征: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突出构筑山水
3、时代价值: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与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4、三个转型:A、从“产、城、人”变为“人、城、产”;B、从城市中建公园变为在公园中建城市;C、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
三、规划策略-人、城、境、业
三步走:2022年-2035年-2050年/2020年-2035年 -2050年
四、场景营造
公园城市相关规划解读
一、成都市战略定位
3、空间布局: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
一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两翼:龙泉山两侧的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
中心城区+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和简阳新城
一区:龙门山生态涵养区
三轴: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市东侧新城发展轴
多中心:8个区域核心城
二、四个转型
1、城市发展定位转型(枢纽城市)
空中枢纽:打造洲际门户枢纽机场,构件国际航空枢纽。
铁路货运枢纽、铁路客运枢纽、告诉公路枢纽、网络通信枢纽
2、空间结构的转型:东进、西控、南拓、北改、中优
3、发展方式的转型
坚持四定原则(以水定人、以底定域 、以能定业 、以气定形 )、构件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
4、整体形态的转型
建设公园城市的绿色价值
一、绿色青山的生态价值(核心)
1、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1)国际地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做出的贡献。
(2)经济学角度:成本最小化、生态价值的成本在于维持生态平衡所消耗的资源、自然灾害将导致成本增加、吸引投资,带动经济
(3)能源角度:可再生能源利用 、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 具体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
2、提高城市的社会竞争力
满足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生活的巨大需求成为了社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与目标
3、公园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生态价值的最直接方式
二、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吸引人民到成都长期居住生活
公园城市坚持用美学观点审视城市发展,通过以形筑城、以绿营城、以水润城,将城市全部景观组成一副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的诗意城市新画卷,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现代化城市新意向。
三、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传承保护历史遗存,创新现代文化。
公园城市通过构件多远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传承与嬗变中留下绿色文化的鲜明烙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四、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减少碳排放量,增加二氧化碳转化率。
五、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
坚持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着力优化绿色服务供给,在城市绿色科技中设置搞品质生活消费场所,让市民在公园中享有服务,使闲时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公园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一、国内外对公园城市的探索
广东江门市:最早探索公园城市
贵阳市
二、成都对于公园城市的定义
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其内涵本职可概括为“一公三生”,也就是公共地板上的生态、生活和生产。
1、2、
3、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境)。从环境的角度去搞公园城市建设。
4、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业)。产业向着绿色产业发展,产品这赵玉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如公共交通工具
5、公共底板:自然环境、绿色景观、各类建筑物形成公共底板
三、公园城市的特征
1、突出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最终目的: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永存。
2、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人民为中心,使命方向:让生活更美好,采取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方式
3、突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
4、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标志性特征)
以人本作为规划建设的逻辑起点,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住宅生态建设,营造碧水蓝天、
一、城市的概念
供人们组局生活,并能够进行货物交换的场所。
两重属性:居住、市场(经济属性)
作用:推动经济、增加竞争力
现代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地方。
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现代城市会由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口居住情况、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二呈现出差异性。
规划建设之前,需要先进行城市定位。
二、城市的分类
1、按照城市规模分类:以城区常驻人口为统计口径、户口所在地
五大类:小城市(50万人以下,县级市居多)、中等城市(50-100万人之间、县级市)、大城市(100-500万人之间、地级市居多)、特大城市(500-1000万人之间、省会城市居多)、超大城市(1000万人以上)
2、按照城市影响力分类
世界城市(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城市、全球化城市)、国际化城市(能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洲际化城市)、国际性城市(能在过上级部分城市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能在在周边各城市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地方中心城市(主要在本城市配置资源的城市)
成都是国际化城市
3、按照城市发展历程分类(最重要)
A、集市型城市(乡镇):是属于农牧业和手工业者商铺交换的集聚地,商业主要有交易市场、商店和旅店、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所构成。
集市: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
B、功能型城市(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提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又是产业的几张,开始发展其特有的工业产业,从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
集市型城市不具备商品生产功能。
功能型城市不足:功能单调,经济依耐性强。
C、综合型城市(经济和贸易中心):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毛衣、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都得到了较为平衡的发展。
成都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
成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园城市的提出及建设背景
18年提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一、一带一路: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靠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平台
二、长江经济带:
长江沿线城市的发展,所涉及的城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
一轴(长江)、两翼(沪瑞高速、沪蓉高速)、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三、生态价值-----可持续性
1、生态价值的含义:地球上任何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汇总都不仅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而且也创造者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及其个体的存在,对于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都发挥着作用;自然界系统整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
2、生态价值的理解,是一种自然价值,对人的生存来说,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价值。
3、保证生态价值的意义:人类生存需要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大地、水、空气、温度,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四、打造新的增长极
1、增长点:经济增长集中的地方。集中--分散
2、增长极:具有扩散回流效应
特征: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重要标志)
五、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1、面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实施开放
2、依靠路、铁路及航空运输实现开放
3、人才、资源大量汇聚
区块链的特点:交易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可追溯、匿名性、规则制定、等7个;
一、去中心化:全民参与
1、体现在记账方面:公司记账变为人人参与
2、体现在管理方面:君主集权(弊端管理出错率高,发展缓慢)变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同决策、共同管理)
二、交易透明(记账、管理、过程控制):获取信息、三方见证
三、匿名性(采用特殊加密技术)交易信息和交易主体
四、不可篡改性(篡改难度极大)
篡改成本大于篡改成本
原因:工作量极大、结构特殊
五、可追溯性
六、自治性:规则制定
规则制定与去中心化不矛盾,规则的制定--中心化,规则的认可、执行--去中心化
规则制定后不可轻易修改
执行华货币政策--美院作为世界货币--判断各国货币价格的标注--美元价值可由美国自由调整
区块链下的货币政策--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价值不可调整
规则制定后参与者平等
为什么要提升规则制定权: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某些国家
七、公开性(规则制定公开、应用过程公开)除用户信息外,所以信息都是公开的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DC/EP是中国版数字货币项目,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是纸币的数字化形态,中心化
一、DC/EP的基本特征
1、唯一法定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有国家保障
2、双层运营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兑换)--运营机构(商业银行)----个人
兑换比例1:1、保证经济稳定、防止货币增值、贬值、直至货币作为保障金
识别假消息:智慧通过建设银行、工伤银行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直接发放
免费数字货币发放不需要较保证金
3、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不局限于银行卡,车牌号、驾驶证、手机号码均可
4、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数字钱包可以不需要银行账户,适用于边远地区人群、使用境外旅游者
仅需一个电子设备
二、DC/EP的个性化设计
1、双离线支付功能(公交卡)、面对面
2、多终端选择(数字货币的存放不局限于手机,可IC卡、功能机等)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一、比特币
利用区块链相关技术,并依据特定算法,计算产生的。
1、比特币的产出机制:比特币数量有限
2、第一个与区块链技术紧密相关的虚拟货币
3、比特币不等同于法定货币
3.1、比特币的定性是商品,而不是货币。商品价值远不如货币稳定,商品存在失去价值的可能性;
3.2、比特币交易中的风险需由商品购买者承担
比特币不是合法货币原因:A、比特币存在给给国家带来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比特币大源于美国、大量资源被美国用比特币换走,世界财富向美国倾斜。
B、比特币交易是否真正毫无楼栋还无法确定
二、谨防数字货币陷阱
借虚拟货币概念实施诈骗,防止上当受骗,不投机取巧
三、警惕比特币投资风险
1、比特币价格过高:泡沫破裂,急速贬值的可能性极高;
2、我国即将公开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对比比特币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导致比特币在我国完全失去价值。
区块链核心技术:
3、共识机制-----对应特征制定规则
处理不同决策者之间,意见如何统一的办法。
3.1、POW机制p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竞赛) 实现管理去中心化
3.2、POS机制poof of stake---权益证明 POW机制上的改进,pow机制十分耗费资源(竞赛)
POS共识机制、减少资源浪费,相比较POW机制从算力竞赛变为权益证明(提升自身筹码、获得竞争权)
4、智能合约---执行
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合约进行数字化,在满足条件厚,程序就会自动执行合约中的内容。
灵活、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密码学:加密---------------------对应特征: 匿名
1、哈希算法:把信息通过一些列的计算公式和算法,把信息转化为一段固定长度的字符串的技术。(数字、子目、符号)
哈希算法特征一:不可逆性(只能加密不能减密,不能反省计算破解),如网站密码设置,只能重设新密码
哈希算法特征二:数据对应唯一性
2、非对称加密(允许解密、防篡改)
用途:身份验证(银行密码)、防篡改
同一个密钥不能及用于加密也用于解密
优点:身份识别、防止篡改信息
2、分布式存储-----对应特征:去中心化
少数服从多数---拜占庭将军问题
分P2P网络、分布式账本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
区块链
九讲 六大公园场景营造
一、建设绿意盎然的山水生态公园场景
载体:山地、峡谷、森林、雪地、溪流
建设模式:生态保护区+特色镇+服务节点
旅游服务、休憩娱乐、文化展示
二、建设贯联成网的天府绿道公园场景
作用:串联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小型公园及绿地等各类场景
城市中建公园---公园中建城市
天府绿道全长16930公里
《成都市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1.区域级绿道 ,与机动车完全分离
2.城区级绿道,
3.社区级绿道: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兼具交通功能
三、建设美丽休闲的乡村田园公园场景
以特色小镇为中心,以林盘聚落为节点
具体方式:整田、护林、理水
四、建设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
五、建设特色鲜明的天府人文公园场景
六、建设创新引领的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产、城、人”-----转到“人、城、产”,产业发展依然重要,发殿绿色产业
总结:1)山水生态公园场景; 2)天府绿道公园场景; 3)乡村田园公园场景;4)城市街区公园场景 ;5)天府人文公园场景 ;6)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
第一讲 公园城市提出及建设的背景,以及基本思路
第二讲 成都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
一、城市的概念
现代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地方;
第三讲 城市的概念及分类
1、按城市人口规模分五大类:
1)小城市50万以下;
2)中等城市50-100万人,县级市;
3)大城市 I型300-500万,II型100-300万人;
4)特大型城市 500-1000万人口
5)超大型城市1000万人以上
2、按城市影响力分类: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
3、按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类:集市型城市、功能型城市、综合型城市
成都:特大综合型城市
第一讲 公园城市提出及建设的背景,以及基本思路
第二讲 成都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
一、城市的概念
现代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地方;
第三讲 城市的概念及分类
1、按城市人口规模分五大类:
1)小城市50万以下;
2)中等城市50-100万人,县级市;
3)大城市 I型300-500万,II型100-300万人;
4)特大型城市 500-1000万人口
5)超大型城市1000万人以上
2、按城市影响力分类: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
3、按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分类:集市型城市、功能型城市、综合型城市
成都:特大综合型城市
第四讲 公园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一、国内外对公园城市的探索
1.江门市 2015年建成各类公园916个,绿道2082公里,300米风绿,500米见园;抓两头促中间;
2.贵阳市 千园之城“两环三脉五廊千园”
3.江苏扬州市,建成350余个公园,其中主城区范围内200多个;2017年底颁布《扬州市公园条例》
4.新加坡,花园式的城市建设
1)市政建设 草和树木;2)花园住宅,立体绿化;3)成就;4)政策 预留和保护 设立国家公园局
5.莫斯科 有96座公园,花园14座,街心花园14座,林荫道160条;
二、成都对公园城市的定义
1.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
5.公共地板
三、公园城市的特征
1、突出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最终目的:蓝天白云常在,青山绿水永存
2.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